郵件系統(tǒng):
用戶名: 密碼: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位置: 首頁 》法學人物 》法界資訊 》學者觀點
王軼:致力構建中國特色法學學術體系

時間:2023-07-27   來源:法治網  責任編輯:陳聰

□ 王軼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致力構建中國特色法學學術體系,必須堅持從元法學問題出發(fā):一是思想資源問題,即塑造法學者取向、前見、偏好的思想資源是什么的問題;二是分析框架問題,即如何對法學問題進行類型區(qū)分、完成體系構建、提出有效論證的問題。

思想資源問題

致力構建中國特色法學學術體系,必須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習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義“十一個堅持”深刻全面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全面依法治國以及怎樣全面依法治國的問題。

新時代為什么全面依法治國?這一問題既關注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又關注為什么要實現這樣的總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對“十一個堅持”中第六個堅持的重申。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zhí)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更好發(fā)揮法治固根本、穩(wěn)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就是對為什么要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總目標的回應,是對“十一個堅持”中第五個堅持的深化。新時代怎樣全面依法治國?需要回答一系列關鍵問題,就領導力量問題,“十一個堅持”的第一個堅持強調,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這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就根本立場問題,“十一個堅持”的第二個堅持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就方向道路問題,“十一個堅持”的第三個堅持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就首要任務問題,“十一個堅持”的第四個堅持明確,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zhí)政;就工作布局問題,“十一個堅持”的第七個堅持明確,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就重要環(huán)節(jié)問題,“十一個堅持”的第八個堅持明確,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就迫切任務問題,“十一個堅持”的第九個堅持明確,堅持統(tǒng)籌推進國內法治與涉外法治;就基礎性保障問題,“十一個堅持”的第十個堅持明確,堅持建設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法治工作隊伍;就關鍵所在問題,“十一個堅持”的最后一個堅持明確,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笆粋€堅持”以這樣的內在邏輯構成了系統(tǒng)完備、邏輯嚴密、內在統(tǒng)一的科學思想體系,提供了構建中國特色法學學術體系的思想資源。

分析框架問題

法學問題的分析框架建立在妥當進行類型區(qū)分,合理實現體系建構的基礎上。根據討論的結論是否需要落腳在法律規(guī)則的設計或適用上,法學問題可以被區(qū)分為法律問題和純粹法學問題。依據關注對象、討論內容的差異,法律問題可以進一步區(qū)分為事實判斷問題、價值判斷問題、解釋選擇問題、立法技術問題、司法技術問題;純粹法學問題可以進一步區(qū)分為事實判斷問題、價值判斷問題、解釋選擇問題、表達技術問題。

就法律問題而言,事實判斷問題關注的是生活世界中存在哪些類型的利益關系,以往對這些利益關系進行協調采用的策略是什么,采用這些協調策略希望實現的目標是什么,采用這些協調策略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目標。符合社會生活實際的為“真”,偏離社會生活實際的為“假”。價值判斷問題關注的是哪些類型的利益關系適合用法律手段去進行協調;面對沖突的利益關系,讓哪些類型的利益得以實現,阻止哪些類型利益的實現;讓哪些類型的利益優(yōu)先實現,讓哪些類型的利益序后實現。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跟最廣大人民群眾所分享的價值共識相適應的,就是應當被接受的。解釋選擇問題關注的是生活世界中哪些生活現象需要進入法律世界以及用法律世界中什么樣的概念和術語來解釋、表達、描述和想象這些生活世界中的生活現象。符合大多數人前見的,就是更為可取的。立法技術問題關注的是如何在一部法律中妥善容納諸多價值判斷結論及其附屬因素。最能夠實現立法者所追求的立法目的,便于裁判者尋找法律依據,還力求簡明、便捷的,就是最妥當的。司法技術問題是在進行法律適用的過程中所涉及的法律技術問題,關注的是如何將實定法中的價值判斷結論,妥當運用到實際糾紛的處理中去。習慣了的,就是最合適的。

就純粹法學問題而言,事實判斷問題關注的是比較法上是否存在某一制度、是哪位學者表達了某一見解等。價值判斷問題關注的是中國法學向何處去、法學研究如何有效進行等。解釋選擇問題關注的是如何面對法律世界運用法學范疇去進行解釋、表達、描述和想象的理論建構問題。表達技術問題關注的是用何種方式去梳理相關的法學理論,以服務于法學理論的傳播和掌握。

如果對法學問題的思考,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既能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又能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還能借鑒域外有益經驗,那么我們致力構建中國特色法學學術體系,進而建構自主法學知識體系的任務,就一定能夠完成。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