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07 來源:中國法律咨詢中心 責任編輯:elite
2017年3月2日,中國法學會重點委托課題“社會第三方化解涉訴信訪實證研究”課題啟動會在北京召開。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張鳴起出席會議并作總結講話。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姜啟波、副庭長包劍平、登記一室主任劉立新、中國法學會會員部主任張所菲、研究部副主任彭伶、法治研究所副所長王偉國,以及部分最高人民法院訴訟服務志愿專家和課題組成員參加了會議。啟動會由中國法律咨詢中心任伊珊副主任主持。
張鳴起副會長指出,涉訴信訪現(xiàn)象是我國社會矛盾的集中體現(xiàn),長期以來也是社會輿論熱點聚焦的問題,本次課題責任重大且任重道遠。他要求,第一,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法治思想和治國理政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立足十八大以來深刻變化的世情、國情,確立科學的評價評估方法;第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從建設的進程與成果來看,法治社會明顯落后于法治國家和法治政府的建設,第三方化解涉訴信訪是我國法治社會進程中的重要成果體現(xiàn),對于依法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第三,要確定好課題的定位和研究范圍。課題的切入點和側重點應放在第三方功能的發(fā)揮以及和法院的訴訟銜接方面,力求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第四,要注意問題導向和成果的轉(zhuǎn)化應用問題。應將研究問題聚焦于法治社會建設需要的、法院司法審判中遇到的和人民群眾反映較多的問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
3月2日,中國法學會重點委托課題“社會第三方化解涉訴信訪實證研究”課題啟動會在京召開
????????會上,任伊珊副主任介紹了開展此次課題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強調(diào)了啟動本次課題不僅是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圍繞法學會重點工作的需要,同時也是完善志愿專家工作機制、增強化解矛盾糾紛實效、利用科技手段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的需要。通過大數(shù)據(jù)科技手段,通過對最高人民法院涉訴信訪案件的類型、特點、成因和化解對策的實證分析,深入研究專家學者、律師參與化解涉訴信訪案件的有效途徑,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社會第三方訴訟服務模式,積極發(fā)揮咨政建言作用,供中央有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任伊珊副主任表示,咨詢中心將以本次課題研究為工作抓手,不斷創(chuàng)新、完善工作模式,積極配合最高人民法院訴訟服務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努力讓志愿專家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
張鳴起副會長出席課題啟動會并作總結講話
3月2日,中國法學會重點委托課題“社會第三方化解涉訴信訪實證研究”課題啟動會在京召開
彭伶副主任就中國法學會重點委托課題的開展情況、立項背景及相關要求做了詳細說明。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陳杭平詳細介紹了課題準備情況、總體設想和實施計劃。
在專家建議和交流討論環(huán)節(jié),姜啟波庭長首先對志愿專家工作運行兩年半以來咨詢中心富有成效的工作表示感謝,認為在這個階段啟動課題十分必要,既是對前期工作成功經(jīng)驗的總結提煉,也有助于揭示我國司法實踐中的漏洞問題。他指出,涉訴信訪一直都是社會輿論的熱點問題,中國法學會作為法學研究的權威部門,組織法學專家以第三方身份對涉訴信訪問題進行評估判斷,是我國司法實踐中的創(chuàng)舉,有助于客觀反映我國涉訴信訪現(xiàn)狀,同時也有利于樹立和維護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他還表示,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愿意在人員和數(shù)據(jù)等方面為課題提供支持和幫助。
張所菲主任提出,目前全國地方法學會的建設已經(jīng)基本覆蓋省、市、縣三級,第三方開展法律服務是其重要的職能和任務,課題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訴訟服務工作模式,對于推進地方法學會法律服務建設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包劍平副庭長介紹了最高人民法院處理涉訴信訪工作的相關機制,她表示,全國法院系統(tǒng)中曾就涉訴信訪做過專門的調(diào)研,愿意將調(diào)研的數(shù)據(jù)和內(nèi)容提供給本次課題組。中國法治研究所副所長王偉國、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段威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李立眾副教授、北京百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志偉律師等圍繞課題總體目標、任務分工、實施方案、課題數(shù)據(jù)共享等內(nèi)容,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交流,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此次啟動會的召開,進一步明確了課題研究方向、研究范圍和研究目標,為加強重點委托課題管理,確保課題順利實施和按期高質(zhì)量完成研究目標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