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5-26 來源:婚姻法學研究會 責任編輯:admin
尊敬的各位會員:
由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主辦、浙江工商大學和浙江省法學會承辦的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2014年年會將于10月在杭州市召開。鑒于您的專業(yè)造詣和成就,誠邀您參加本次會議?,F(xiàn)將本次會議預(yù)通知如下:
一、會議主題
法治中國視野下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完善
主要議題:
1、婚姻家庭法的完善
2、公共政策變動對婚姻家庭法的影響
3、司法改革與婚姻家庭糾紛解決機制
二、會議時間
2014年10月17日至20日,17日報到,18—19日開會,20日考察。17日晚20時召開全體常務(wù)理事會。
三、會議地點
杭州市
四、會議費用
會務(wù)費及資料費800元,交通費、住宿費由參會人員自理。
五、會議論文的提交
請各位會員根據(jù)會議主題踴躍提交參會論文,并于9月10日之前以電子郵件附件形式提交,寫明“2014年年會論文”,以便收入會議論文集。超過規(guī)定期限提交,不再收入論文集。論文格式規(guī)范 附后。
六、會務(wù)及論文聯(lián)系方式
聯(lián)系人:雷明光,電話:13911937622
電子郵箱:leimingguang@sina.com
?
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省法學會
2014年5月25日
?
?
附件:
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2014年年會論文格式規(guī)范
?
為方便論文編輯排版,論文應(yīng)當符合以下規(guī)范與要求:
一、論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0字(小二號黑體)。
二、論文題目下為作者署名(小三號楷體),并在署名右上角加腳注,頁下腳注內(nèi)容寫明作者的基本情況。 論文作者署名下,用括號內(nèi)標明: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政編碼(五號楷體)。
三、論文正文前有200字左右的摘要和3—5個關(guān)鍵詞(五號宋體)。格式: [內(nèi)容摘要]、[關(guān)鍵詞]。
四、正文采用宋體五號。
五、文中一級標題采用小四黑體,其他下級標題字號與字體同正文。
六、論文一律采用在當頁加腳注;序號頂格,以注碼①、②、……表示,每頁重新編碼,從①開始。注碼應(yīng)當置于句后的標點之后。
七、注釋體例
1、 中文注釋
中文文獻的標注次序為: 作(編) 者姓名、文獻名、卷冊序號、出版單位、出版時間、頁碼?;ヂ?lián)網(wǎng)資料應(yīng)注明作者、文獻名、首次發(fā)表時間, 提供的網(wǎng)址應(yīng)完整。
1)專著
吳冷西:《十年論戰(zhàn): 1956—1966 中蘇關(guān)系回憶錄》(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頁。
梁守德、洪銀嫻:《國際政治學概論》, 中央編譯出版社1994年版, 第36頁。
[德]羅伯特?霍恩等:《德國民商法導論》,楚建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年版,第133頁。
2)編著
張?zhí)N嶺、周小兵主編:《東亞合作的進程與前景》,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 第15~17頁。
[美國] 威廉·沃爾福思:《單極世界中的美國戰(zhàn)略》,載[美國]約翰·伊肯伯爾主編:《美國無敵: 均勢的未來》,中譯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99~117頁。
3)期刊雜志
張?zhí)N嶺:《推動構(gòu)建和諧亞太地區(qū)的意義》,載《當代亞太》2007年第1期,第3頁。
吳承明:《論二元經(jīng)濟》,載《歷史研究》1994年第2期,第98頁。
李濟:《創(chuàng)辦史語所與支持安陽考古工作的貢獻》, 載臺灣《傳記文學》1976 年第28卷第1期, 第50~78 頁。
4)報紙
王如君:《中國發(fā)展有利于世界》, 載《人民日報》2008年1月18日。
5)通訊社消息
《和平、繁榮與民主》,美新署華盛頓1994年2月24日英文電。
6)會議論文
任東來:《對國際體制和國際制度的理解和翻譯》,“全球化與亞太區(qū)域化國際研討會”論文,天津南開大學2000年6月5日~16日, 第2頁。
7)學位論文
孫學峰:《中國國際關(guān)系理論研究方法20 年:1979—1999》,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guān)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1月,第39頁。
8)互聯(lián)網(wǎng)文獻
《泰國選委會公布大選計票結(jié)果》, 新華網(wǎng), 2007年12月24日。http:// news. xinhuanet.com
9)轉(zhuǎn)引文獻
胡喬木: 《胡喬木回憶毛澤東》, 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第88~89頁, 轉(zhuǎn)引自楊玉圣:《中國人的美國觀: 一個歷史的考察》, 復(fù)旦大學出版社1996 年版, 第183 頁。
2、英文注釋
基本規(guī)范同于中文注釋。此外, 作(編) 者姓名按通常順序排列, 即名在前, 姓在后;作者為兩人,之間用and連接,兩人以上的注明第一作者,其后用斜體標注et al.;編者后加ed.,兩人以上的加eds.;論文和文章用引號標注,主標題與副標題之間用冒號相隔,期刊名稱和書名使用斜體標注;頁碼的單頁標p.,多頁標注pp.。
1)專著
Kenneth N. 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McGraw - Hill Publishing Company,1979,p.81.
Hans J. Morgenthau,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Alfred A.Knopf Inc.,1985,pp.382-392.
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Little Brown Company,1977,pp.45-46.
Ole R. Holsti,“The‘Operational Code’as an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belief systems”, final report to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1977, grant No. SCO 75-14368.
2)編著
David Baldwin,ed.,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The Contemporary Debat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p.106.
Klause Knorr and James N.Rosenau,eds.,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9,pp.225-227.
3)譯著
Homer,The Odyssey,trans.Robert Fagles,Viking,1996,p.22.
4)論文
Robert Levaold ,“Soviet Learning in the 1980s”, in George W. Breslauer and Philip E.
Tetlock,eds.,Learning in US and Soviet Foreign Policy,Westview Press,1991,p.27.
Stephen Van Evera,“Primed for Peace:Europe after the Cold War”, I 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5,No.3,1990/1991,p.23.
Nayan Chanda ,“Fear of Dragon”, Far Eastern Economics Review , April 13,1995,pp.24-28.
5)報紙
Rick Atkinson and Gary Lee ,“Soviet Army Coming apart at the Seams”,Washington Post,November 18,1990.
6)政府出版物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 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 , Handbook of Economic Statistics,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88,p.74.
“Memorandum f rom the President’s Special Assistant ( Rostow) to President Johnson”, November 30 , 1966 , FRUS , 1964268 , Vol. II , Vietnam 1966,document No.319.
7)會議論文
Albina Tretyakava ,“Fuel and Energy in the CIS”, paper delivered to Ecology ’90 conference , sponsored by the America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 Airlie House , Virginia , April 19222 , 1990.
8)學位論文
Steven Flank,Reconst ructing Rockets:The Politics of Developing Military Technologies in Brazil,Indian and Israel,Ph.D.dissertation, MIT, 1993.
9)互聯(lián)網(wǎng)文獻
Astrid Forland ,“Norway’s Nuclear Odyssey”, 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Vol.4,Winter 1997. http://cns.miis.edu/npr/forland.htm.
10)轉(zhuǎn)引文獻
F.G.Bailey,ed.,Gifts and Poisons:The Politics of Reputation,Basil Blackwell,1971,p.4,quote from Paul Ian Midford,Making the Best of a Bad Reputation:Japanese and Russian Grand Strategies in East Asia, Dissertation,UMI,No.9998195,2001,p.14.
3、非英文的外文文獻
凡此類文獻, 請翻譯為中文, 并參照中文文獻注釋規(guī)范注釋, 并請在作(編) 者姓名前標注國籍, 并在出版單位前標注所在國家。
[日本] 明智慧:《日本文化導論》, 日本文斐閣1998 年版, 第23頁。
?
關(guān)注
微信
關(guān)注
微博